目前,中國的所有惡性腫瘤中,胃癌、食管癌、結直腸癌占據了總量的1/3。如果在適當的時候接受胃腸鏡的篩查,就可以在疾病早期發(fā)現(xiàn)它們的端倪。
胃腸鏡檢查——消化道疾病檢查“金標準”
比起外部檢測手段,如造影、CT等,胃腸鏡檢查是目前較直接和有效的檢查方法,胃腸鏡就像一個放大鏡,醫(yī)生可以在清晰的視野下,直觀看到病變組織。借助胃腸鏡及病理活檢,醫(yī)生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從炎癥、潰瘍到腫瘤等各類病變,尤其適合細小的早期癌變的診斷。
胃腸鏡檢查:胃鏡&腸鏡
胃鏡:胃鏡檢查借助一根纖細、柔軟的管子(光導纖維+高清攝像頭),伸入胃腔、十二指腸腔,觀察黏膜、拍攝或治療。
腸鏡:腸鏡又叫電子纖維結腸鏡,是一支細長可彎曲的纖維軟管,直徑約1厘米,前端裝有一個帶冷光源的高清攝影頭,通過肛門進入直腸,直到大腸,可讓醫(yī)生直觀看到腸道內部情況。
大多數人提到胃腸鏡檢查,第一反應是恐懼和不適。其實真的不用想太多,目前臨床選擇較多的“無痛胃腸鏡檢查”,真的就是“睡一覺”而已!
什么是無痛胃腸鏡 ?
“無痛”胃腸鏡,是在檢查前,通過靜脈給與一定量的短速效鎮(zhèn)靜劑和麻醉劑,讓患者在“睡眠”中完成檢查。
可以消除患者緊張、焦慮情緒,提高對檢查的耐受性,檢查時由于腸胃蠕動減少,便于發(fā)現(xiàn)細微病變。
哪些人需要做胃腸鏡檢查?
>>經常出現(xiàn)消化道不適的人:長期存在反酸、噯氣的人。經常腹部疼痛的人,尤其是在空腹或飯后出現(xiàn)腹部疼痛。經常腹脹、腹部不適的人。大便習慣改變的人和便秘、腹瀉交替出現(xiàn)的人。出現(xiàn)黏液便、膿血便的人。
>>有消化道基礎疾病的人:包括萎縮性胃炎、胃腸息肉、胃潰瘍、潰瘍性結腸炎、胃食管反流等。
>>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:比如經常吃麻辣燙、燒烤等超辣、超燙食物的人。
>>年齡>40歲的人:由于消化道腫瘤的高發(fā)人群是中老年人,因此指南建議所有超過40歲的人進行胃鏡篩查,45歲以后要進行腸鏡篩查。當然,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的人和有前面三種情況的人,胃腸鏡的篩查年齡應該適當提前。
>>復查的人:和所有的身體檢查一樣,胃腸鏡檢查也不是一勞永逸的。胃鏡檢查后,如果一切正常,可以間隔3~5年再次檢查。腸鏡檢查后,如果一切正常,可以間隔5~10年再次檢查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何時復查胃腸鏡要聽醫(yī)生的建議。
無痛胃腸鏡是不是人人都能做?
無痛胃腸鏡禁忌癥包括:賁門遲緩、食管氣管瘺、未經處理的消化道梗阻、消化道大出血、主氣道占位或壓迫至呼吸窘迫、哮喘急性發(fā)作、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多痰者、心肌梗死或冠脈支架術后血流不穩(wěn)定者、未經控制的嚴重心衰、嚴重心肌疾病、嚴重瓣膜疾病、嚴重心律失常均未經系統(tǒng)內科治療、妊娠及哺乳期、年齡小于3歲的兒童、對麻醉藥物有過敏史、不予合作或精神不正常者、嚴重鼾癥及過度肥胖者、經操作醫(yī)師和麻醉醫(yī)師會診后認為不適宜進行無痛胃腸鏡檢查者。